Search

我以前提過詹森的一個故事。

1940年,詹森才32歲,但已經當聯邦眾議員三年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以前提過詹森的一個故事。

1940年,詹森才32歲,但已經當聯邦眾議員三年了。德州奧斯汀的大亨Charles Marsh很欣賞他,用他的報紙當詹森的喉舌,不只是這樣,Marsh把詹森當自己小孩一樣來疼。有一次Marsh、詹森和另一位德州大亨George Brown一起渡假,Marsh突然要給詹森錢。也不是給錢,是把Marsh和石油大王Sid Richardson共有的油井,「賣」給詹森。也不是真的賣,因為Marsh說,「我會用一個你買得起的方式賣給你」。

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在彼時大概價值近百萬美元。George Brown和詹森很熟,他知道詹森有多窮,當了國會議員都三年了,銀行裡才不到一千元的存款。他也知道詹森很愛錢,很欠錢,他親眼看過詹森為了一千塊錢,清早到人家門口,「求」人家給他一千塊,說是他該得的生意介紹費,不給不走。

所以George Brown以為詹森的答案非常肯定了,一定會一口說好。結果詹森不但不要,還說了讓Brown很吃驚的話,詹森很感謝Marsh,但確定不能接受好意,他說「我不能當oil man,如果大眾知道我有石油利益,我的政治前途就完了。」

詹森雖然和George Brown講過,他會一直當眾議員,等到聯邦參議員有空缺,他就會競選參議員。但詹森的選區很穩,而且選聯邦參議員也還是在德州選,德州那個政客沒有和石油利益掛勾?當一個oil man就會毀了他的政治前途,怎麼可能?

除非,他志在美國總統。

這就是從鄉下出身,但從小就立志當總統,志在天下的詹森。詹森雖窮、雖貪,但立志做大事的人,是懂得輕重取捨的。這道理,每一個想要留名青史的有志青年都該知道。

說這故事做什麼呢?

李眉蓁當然沒有打算選總統,小時候當然也不會想這些事,所以對於論文、學歷這些事,「依照慣例」就好,沒什麼好在意。「大家都這麼做,有什麼奇怪的?」那時不在意,現在想要靠選舉拿大位,出來混的,都是要還的,沒有那麼便宜的事。這些國民黨政治人物的二代、三代,從小養尊處優,享盡權力獨攬的滋味,幹盡論文全篇抄襲的醜事而沒有後果,好處佔盡,現在再讓他們繼續吃香喝辣,豈有此理。

抄襲論文只是國民黨「青年」會做的壞事之一,這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,國民黨的威權時代下的時勢如此,就被教養成這付模樣。如果只是靜靜地在旁邊看,像蔣友柏這樣,沒有權力,但安享富貴,沒有人會拿他怎麼樣。但為什麼就不知足呢?現在想出來拿權位,像連勝文這樣,那就準備讓人民公審。這國民黨的「原罪」,就是國民黨得敗亡的原因。

總有一天,現在民進黨的政治人物,也會養出這樣的不知恥政客,也許已經有了。但離檢討民進黨的時間,還有一段距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by 陳家煜 Jay Chen
View all posts